为了进一步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方面的作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5月18日,广西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赴百色市田东县开展“重走红军路 追寻红色足迹”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活动由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蒙本曼带队,思政课教师及学生代表共60多人参加。本次实践活动分四个教学点,师生先后参观了那恒村、二牙码头、右江革命纪念馆、红军会师广场、百谷村陈列室等。
第一站:参观那恒村、二牙码头。
田东县那恒村是革命老区根据地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那恒人民在民主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人们也把那恒村称为红军村。2016年6月7日那恒村革命史馆正式开馆。
图为师生们参观那恒村革命史馆
图为那恒村革命史馆前合影
第二站:参观右江革命纪念馆。
在右江革命纪念馆,全体人员怀着对先烈的崇敬之情,认真观看了馆藏历史图片、史料及革命文物,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百色起义的历史背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卓绝的战斗经过、百色土地革命运动发展等,深刻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右江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光辉历程。
图为师生们参观田东县右江革命纪念馆
随后进行场馆里的思政课。
图为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蒙本曼讲课
一堂生动的“场馆里的思政课”在右江革命纪念馆举行。万博水晶宫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蒙本曼给师生们讲课,他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百色起义精神、中国先进文化思想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向全体师生阐述了红色基因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瑰宝,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丽诗讲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丽诗向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大家认真聆听革命故事,深切感受着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不畏艰难、牺牲一切的伟大品格。
图为重温入党誓词
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丽诗带领全体师生党员在馆内重温入党誓词。全体师生党员以铮铮誓言,表达不负先辈遗志,不忘初心使命,踔厉奋发进取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图为邓文友同学分享参观感悟
学生代表邓文友和大家分享了他的参观感悟,号召大家将红色精神融入日常的点滴行动中,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图为经正书院合影
第三站:参观红军会师广场。
红军会师广场作为重要的历史见证地,承载着红军战士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品质。在参观的过程中,大家了解到这是革命力量的一次重要汇聚,为百色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壮大了左右江地区的革命武装力量。激励着大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畏艰难险阻,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图为在红军会师广场合影
第四站:参观百谷红军村陈列室。
图为师生们参观百谷红军村陈列室
图为讲解员讲述红色革命故事
讲解员讲述了百谷红军村红色革命故事。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发动了百色起义,建立红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权,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百谷村131人参加革命,其中50多人参加红七军和农民协会,为巩固和发展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她将百谷村的历史及百谷村发展现状等向全体师生进行了讲解,她的讲解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热爱党、热爱祖国、珍惜如今幸福生活的深厚情感。
图为百谷红军村陈列室前合影
此次“重走红军路 追寻红色足迹”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万博水晶宫师生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重温峥嵘岁月,感悟信仰力量。在珍贵的历史文物与详实的史料前,师生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为理想信念舍生忘死、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现场的沉浸式学习,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成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实践课堂。师生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学习与科研的动力,勇担时代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